马斯克,赚钱比以前慢了新车特斯拉比亚迪新势力自动驾驶超级工厂埃隆


轮番降价,终究是伤敌也伤己。

2023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交出一份营收创新高的财报,交付量也同比大增83%,然而,一直引以为傲的汽车毛利率却从巅峰时期的约30%大幅下滑至17.5%。

这一切,都是特斯拉一再降价,导致单车利润缩水惹的祸。但是马斯克却满不在乎,“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收入)会让所有这些数字看起来都很愚蠢”。并毫不避讳地预告,如果宏观环境不稳定,可能将继续降价。

但FSD何时才能养家糊口,却很难说。

在FSD发挥效应之前,给予马斯克极大信心的,是他背后耸立着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上海超级工厂。这家工厂如何保证高效运转,让每一个齿轮严丝合缝地发挥最大作用,才是外界最感兴趣的事。

作者:饶桐语 吴雨晴

编辑:李欢欢

来源:每人Auto(ID:meirenauto)

卖得多了,赚得少了

美东时间7月19日,特斯拉交出一份营收创新高的财报,交付量增速也超过了80%,然而资本市场却并不买账,截至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报291.26美元,下滑了0.71%。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的当下,汽车销量本是一个能提升信心的数字。特斯拉Q2财报显示,过去三个月,特斯拉汽车总产量达到47.97万辆,交付量也达到46.6万辆,两个数字均超过第一季度,同比增长均在80%以上。

高销量直接对营收做出贡献。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狂揽249亿美元,账面上躺着的现金及等价物储备数额增加至230亿美元。

其中,最大的功臣当属Model Y。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提到,Model Y是今年上半年欧洲最畅销的车型。市场研究机构Dataforce发布的数据显示,Model Y今年上半年在欧洲共售出超过12万辆,帮助特斯拉首次在欧洲拿下销冠。在中国市场,Model Y的表现同样不俗,截至6月,Model Y卖出20万辆,居国内SUV销量榜首。


Model Y。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汽车行业研究员朱自清认为,上半年本就是汽车销售淡季,就目前特斯拉的销量数据来看,完成马斯克此前提出的冲击180万辆年销量目标,并不是难事。

令特斯拉在资本市场遭受冷遇的,是其一直降低的毛利率。

此次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没有公布单独的汽车毛利率,只公布了整体毛利率,仅在18%左右。而直到去年,特斯拉对自家的汽车毛利率都没有如此讳莫如深——2022年,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高达28.5%,这是一个让同行们难以企及的数字。作为对比,比亚迪的汽车毛利率堪堪超过20%大关,至于其它新势力,在成绩不好时,甚至能低到10%以下甚至负数,比如一季度财报里,毛利率分别跌至5.1%和-2.5%的蔚来和小鹏。

根据海豚研报测算,特斯拉在Q2的汽车销售(剔除监管积分)毛利率已滑落到17.5%。连续两次没有直接公布汽车毛利率,数字不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或许是马斯克更想把销量放在第一位。

今年,特斯拉屡屡降价冲销量,直接导致特斯拉单车利润下跌。数据显示,特斯拉虽然在第二季度多卖了4.3万辆新车,汽车业务收入却只比上一季度增加了6%左右,为212.68亿美元。

不仅如此,“卖碳”也不赚钱了。各国政府为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曾设置了一系列激励措施,这能给实现低碳的新能源车企提供另一种盈利渠道,即把自家不用的碳积分额度,卖给不达标的企业。一直到2020年,这个营收方式还在给特斯拉的汽车业务输血。

但这个季度,特斯拉靠售卖碳排放信用额度,只赚了2.82亿美元,比今年一季度的5.21亿美元骤减45.9%,也比去年同期的3.44亿美元少了不少。


特斯拉财报关键数据对比。图 / 每人Auto制作

单车利润下跌、赚得没以前多,但开支却在不断增加。

比如研发开支,花得更多了。数据显示,特斯拉二季度的研发投入上升至9.43亿美元,比第一季度多出近2亿美元。对此,特斯拉的解释是,其已经开始生产名为Dojo的超级计算机,这让特斯拉“处于人工智能开发的最前沿”;同时,特斯拉还制造了10台Optimus机器人,此后会运用在工厂里——每一笔都是数额不菲的开支。

高效运转背后的秘密

尽管毛利下滑,但放在汽车圈,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依旧能打。

在2023年前两个季度,特斯拉净利润分别达到25亿、27亿美元,上半年累计净利约合人民币373亿元。作为马斯克唯一放在眼里的对手,比亚迪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预计在105亿-117亿元之间。也就是说,特斯拉的盈利能力约为比亚迪的三倍。

如此强大的盈利能力背后,折射出特斯拉高效的运转体系。要探究一家制造企业高效运转的秘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进它在上海的工厂——这座24小时不间断运转、高度自动化的“超级工厂”,就是特斯拉的第一板斧。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在特斯拉,每一寸土地都需要利用到极致。36氪曾经估算,特斯拉工厂大约占地1290亩,如果按照75万辆的动态产能计算,就相当于亩产581辆车,远高于国内汽车工厂100-200辆的平均亩产数额。

业内人士姜磊曾经参观过特斯拉上海工厂,最让他震撼的正是该工厂的极致利用率——两条产线之间,只留下一个窄小过道,几乎无法容纳运输物料的小型铲车和工人同时通行,产线上的火花随时可能蹦出来溅到人身上。自动作业的机械手臂,在固定的走线上转来转去,和天花板之间几乎只有10公分的距离。

为了不浪费空间,特斯拉没有设置庞大的仓储间,供应商来货时,会把货物直接送到相应的生产线,这帮助特斯拉节省了等待、分配、运输零部件的时间。

特斯拉一直试图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效率。姜磊发现,与国内一些工厂把食堂、办公室和产线分开排布不同,特斯拉将这些空间设置在同一栋楼里,比如将食堂分散布局在各个车间的二层或者附近,缩短工人往返于车间和食堂之间的距离,能够提升问题响应、日常通行的效率。当其他车企工厂的工人离开车间,步行至食堂的路上,特斯拉的工人或许已经就近吃完了。陈珂告诉每人Auto,特斯拉的工人一天工作11.5个小时,除了每两个小时休息10分钟、吃饭的30分钟外,其余时间都在工作。

当然,被极大利用的不只是空间,特斯拉也在不断探索人效极限。2020年,陈珂进入特斯拉上海工厂工作,工龄已有接近三年。他记得,自己所在的电池班组原本有18个人,但慢慢的,人数从18砍到了17、15,最后,这个班组成员数量控制在12人左右,再也没减少过。陈珂觉得,这个试探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目的是“测算出最少多少工人能够拿下这项工作”。

整个过程不是靠压榨工人的工作时长来进行的,大家的上下班时间没有改变,但手速练得越来越快。因此,陈珂所在的班组人数减少,但产量反而提高了。这也导致一些工人可能会因为受不了工作强度而选择转岗或离职。


特斯拉工厂员工。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外界认为,特斯拉工厂高度自动化,工人一定很轻松。但陈珂为我们揭开了特斯拉工厂的面纱——这并不意味着工人能够轻松完成工作,“只是个别岗位的员工数量(相比其他车企)会减少”。与之对应的是,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流水线工作。

刘伟已经离开特斯拉快一年了,他曾在焊装车间工作,任务是在白车身上打螺丝。他至今仍记得,“每辆车上有11个螺丝属于我”,他必须在70秒内打完这11个螺丝,也就是说平均6.4秒打一个螺丝。单看数据,这并非难事,难的是连续11个小时保持同样频率地重复同一个动作。

加入特斯拉一年后,这份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感越来越多,刘伟选择了离职。今年6月,陈珂所在的电池产线被裁撤,他可以选择内部转岗或者拿赔偿离职,陈珂选择了后者——如果是内部转岗,他可能会被分配进刘伟所在的焊装车间,那意味着待不了太久,他就会主动离职。

除了不断提升工厂的运行效率,特斯拉还会主导零部件研发,从供应链上降低成本,这是特斯拉的第二板斧。

在业内,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特斯拉的电机供应商花了整整三年时间,造出了只有100斤重的电机,是传统电机重量的十分之一,才使得特斯拉满意,成功挤进“特链”。

而在供应商看来,这个故事并不夸张。来自博世的一位员工赵雨智告诉每人Auto,特斯拉就像“搅混池水的鱼”。他解释道,作为顶尖供应商,博世一直占据主导权,“没有博世就造不了车”。传统汽车供应商向车企提供零部件时,提供的是包含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等整合在内的黑盒子,如果出现问题,主机厂很难拆开黑盒子,需要依靠供应商来解决。


特斯拉工厂。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但特斯拉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条规则。今年3月,特斯拉表示,以后其车型将采用100%自研的48V电子架构,通过自研降低生产成本。赵雨智表示,当前,制造48V产品还没有形成行业共识,大部分供应商还不具备快速向48V平台过渡的能力。特斯拉自研该零部件,就相当于掌控了对这个产品的控制权和议价权。

随着销量规模越来越大,特斯拉成了难以放弃的重要客户,这让供应商不得不去适应特斯拉的步伐。“(特斯拉)提出新的创意、想法,我们都要考虑投入研发”,尤其是软件开发能力,需要达到可以对标特斯拉的水平。

供应商的紧张并非没有来由。如今,越来越多主机厂开始效仿特斯拉,在采购零部件的时候,要求供应商不提供控制器,即不提供控制芯片、软件等。赵雨智觉得,这让包括博世在内的供应商越来越焦虑,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沦为“帮车企进行硬件生产的加工商”,因此供应商尝试启动基于软件的汽车工程转型。但这对于特斯拉而言,却是让供应链保持高效、低成本的关键。

实现高速运转的第三板斧,在于特斯拉不断攀升的销量。在第二季度,特斯拉共生产了47.97万辆新车,交付达到46.61万辆,产销差距仅为1.3万辆,这意味着更短的交付周期,和更高的交付能力。同时,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满负荷运转,产能利用率达到100%。

乘联会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底,全国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仅在50%左右。即使是去年卖出180万辆汽车的比亚迪,产能利用率也没有达到100%(比亚迪2022年产能利用率为90.3%)。

回看特斯拉在空间与人效方面的高效利用,我们会发现,特斯拉设置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彼此高度适配。业内人士罗青观察道:“因为订单量多,才会要求提升产能,对于部分车企来说,不是不能让流水线的工人动作再快一点,而是销量有限,做那么快没有用。”

特斯拉的下一张牌

外界和投资人最关心的,是特斯拉接下来还有哪些牌。最直接的一张,依旧是降价。

从今年初开始,特斯拉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降价潮。1月,特斯拉接连把Model 3和Model Y的起售价下调至22.99万元、25.99万元。4月,美国本土市场开启小幅度降价,这两款车型分别降价1000美元、2000美元,更贵的Model S和Model X降了5000美元。

对此,马斯克在去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的解释是,有很多人想买特斯拉,但买不起,降价很有必要。在7月20日召开的Q2业绩电话会上,马斯克更表示:“如果宏观环境不能保持稳定,我们将不得不降低汽车价格。”也就是说,特斯拉将保持继续降价的可能性——今年下半年的第一天,特斯拉宣布,购买Model S和Model X的价格再次下调3.5万-4.5万元。

对于特斯拉而言,高单车利润是其降价底气。汽车产业研究员朱自清认为,在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单车利润仅增加至8000元,而特斯拉经历数次降价,也能超过这个数字。

Q2业绩电话会上,马斯克还以戏谑的口吻解释了牺牲利润率的合理性,他认为,相比于长期前景,毛利率和盈利能力的短期差异很小:“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收入)会让所有这些数字看起来都很愚蠢。”——相当于给投资者打一剂强心针。

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没有那么乐观。

在财报发布之后,特斯拉股价随即出现下跌,从开盘时的296.04美元下跌至291.26美元。此前,不少投资者都对特斯拉发布财报后的股价报以信心,认为其能“直破300美元大关”。

EastCapital基金经理助理张浩认为,利润率下降、预计三季度产量下滑,以及没有给出Cybertruck和robotaxi的具体时间表,都是导致股价下跌的原因。

事实上,伴随着数次降价,从Q1开始,特斯拉的毛利率已经从19.3%持续下滑到18.2%,有分析认为,考虑到利润率下降,目前任何投资者都不想听到特斯拉进一步降价的消息。对此,朱自清表示:“是否采用降价策略是根据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情况决定的,而不是投资者说了算。另外,特斯拉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管控成本来保持利润空间,比如推出新品。”

显然,降价效果虽然立竿见影,但也的确伤己伤彼,特斯拉正在加速新车研发,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张牌。

上周,特斯拉官方推特发文称,首批Cybertruck皮卡车型已经在美国得州超级工厂下线,距离这款车发布,已经过去四年。这款久违的新车将承担提升销量的重要任务。在一场活动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预估将每年生产25万辆Cybertruck。


Cybertruck。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Q2业绩电话会上,特斯拉方面虽然没有提及Cybertruck的具体交付日期、最新订单量等信息,但强调了它的成本控制,即将从今年底开始扩大Cybertruck的电池生产规模,届时会“来到成本控制的舒适区”。

特斯拉的成本管控,从未令人担忧过。不过,Cybertruck在中国的市场前景,依旧是个未知数。在美国,皮卡车型的市场占有率能达到20%,而在国内,这个数字要小得多。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上半年,皮卡总体销量仅25.5万辆左右。

同时,特斯拉也在推进Model 3进行改款。业内人士罗青认为,特斯拉依旧有发售新车的焦虑存在。尽管特斯拉已经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车企,但声量大,并不意味着市占率无可匹敌——特斯拉今年要冲击200万辆销量,放在全球范围来看,还无法与传统汽车巨头比肩。要知道,丰田、大众2022年全球销量分别为1048万辆和830万辆。

如何超越巨头,马斯克曾流露过野心,在今年3月的投资者活动日上,他提及特斯拉在2030年的规划,是每年生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要实现这一目标,继续靠Model 3 和Model Y,恐怕无法达成。比如,即将改款的Model 3,推出时间要追溯至2016年,这款车在2022年的销量为48.2万辆,相比2021年下滑了3%。这意味着,市场对于特斯拉爆款车型的喜爱,已经降温了。

关于特斯拉的新车究竟何时问世,马斯克画了一张又一张大饼,每次都能创造舆论热点。

早在2020年,马斯克就提及,将于2023年出产售价仅为2.5万美元的自动驾驶汽车。2021年,马斯克否认新车名叫Model 2,“如果人们都这样称呼,不如取消这个项目。”到今年3月,特斯拉总工程师Lars Moravy又一次提及这款神秘的新车——其成本仅为Model 3的一半,设计风格如出一辙。新车项目一直没有落地,不少网友调侃这款活在推特里的新车为“Model 便宜”。

还有一张埋藏得更深的牌,不少人瞄准了FSD。


FSD概念图。图 / 特斯拉官方微博

这也是马斯克眼里的重中之重。电话会上,马斯克强调了未来自动驾驶收入的可观性。他透露,会将FSD软件开放授权给其他汽车公司,“正在与一家OEM厂商就使用Tesla FSD事宜进行初步讨论”,并表示允许车主“一次性”转让FSD。

当前,FSD的订阅售价是1.5万美元,也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要形成马斯克预期的更加宏观的效益,或许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对此,朱自清认为,尽管FSD值得期待,但距离大批量进入中国市场还很遥远,目前没有听到特斯拉中国在自动驾驶方面扩大招聘、增加人力投入的相关信息。

此外,朱自清认为,特斯拉开放FSD取得的实际效果有限:“自动驾驶及相关软件是未来汽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车企是否愿意出卖自己的‘灵魂’尚存疑问。智能化研发能力较弱的车企,可能会选择特斯拉的FSD,以此提升产品竞争力,但是软硬件自研能力较强的头部车企大概率不会选择与特斯拉合作。另外,如果国内车企采购FSD,还存在数据安全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海豚投研也表示,FSD业务渗透率太低,基本仍停留在想象阶段。目前,特斯拉单股价格超过300美元之后,有着太多长远期的想象力估值,而兑现上仍然相对遥远。

(应受访者需求,陈珂、刘伟、罗青、赵雨智为化名)

过气大佬背刺张一鸣

两个王宁,两个33岁百亿富豪

王宝强,只有一个

驰援王健林的神秘女人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授权。一切形式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合作。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微信biz-leader,获转载授权或邀您加入商友群

微信名:商业人物

微信ID:biz-leaders

2.期待您置顶与星标。欢迎分享与评论,欢迎通过留言或私信方式给我们提供选题线索。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cdyrs.com/n/38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