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的发家史,尽是野蛮广州朱孟依碧桂园朱桔榕雅居乐合生创展


文/十一弟

十多年前,在华南地区,最凶猛的几家民营地产商——

恒大、碧桂园、富力、雅居乐、合生创展,曾经并称“华南五虎”。

这一轮洗牌过后,恒大、富力、雅居乐相继倒下,只剩下了碧桂园、合生创展。

相比杨国强,合生创展的老板——朱孟依,更加低调、神秘、狠辣。

《一代宗师》里有句话——

“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

在地产业务上,港股上市的合生创展,相当于朱孟依的一只左手。

他还有一只右手——珠江投资。

合生创展、珠江投资,这两家企业同属朱孟依家族控制,存在着严重的同业竞争。

朱孟依有两子一女——长子朱一航、次子朱伟航、女儿朱桔榕。

他把家业划分得很清楚,三个子女各司其职——

朱一航负责投管板块,朱伟航继承了珠江投资,朱桔榕接手了合生创展。

朱孟依从做包工头起家,过去三十年,他靠囤地——坐等土地升值,积累了亿万财富。

继承家业的三个子女,哪怕只吃朱孟依攒下的老本,照样躺赢。

今年初,在广州天河区,珠江投资有一个豪宅项目——珠江·天郦,开盘入市了。

天郦位于天河区的金融城板块,每平米卖到了十万左右,单套总价上千万。

这个项目的计容面积,将近9万平米,按此计算,总货值大约有90亿。

但那些买了天郦项目的业主,房子一到手,产权就缩水了二十年。

因为早在二十多年前,朱孟依已经拿下了天郦地块,一直囤到现在。

当初,他的囤地成本,每平米只有八百块钱左右。

从不到一千块钱的地价,涨到了十万块钱的房价——

二十多年来,天郦项目的价值,在朱孟依手上翻了上百倍。

而天郦项目背后,埋藏着朱孟依的狠辣手段、发家秘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吸引回国创业的海归,在广州天河区,政府专门划出了一块地,建设高新科技工业园区。

由于政府资金有限,就设立了一家国有企业——广州市天河科技园建设有限公司,以土地出资,注入了上千亩划拨土地。

天河科技园在一期建成以后,没能继续开发下去。

它坐拥的上千亩土地,只开发了一半都不到,还剩下逾700亩土地。

后来,天河科技园建设公司经过改制,从国企变成了民企。

这些剩下的土地,落到了几个私人老板的手上。

天河科技园建设公司的资金不足,想要开发下去,就得找合作方。

当时,朱孟依的合生创展,正在旁边开发华景新城。

华景新城是一个超级大盘,也是合生创展在广州的首个住宅项目,让朱孟依赚到了第一桶金。

于是,天河科技园建设公司的股东,找到了朱孟依,提出合作开发剩下的逾700亩土地。

双方一拍即合,由天河科技园建设公司提供土地,珠江投资提供资金。

他们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天河科技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约定由珠江投资持股65%,天河科技园建设公司持股35%。

天河科技园实业,就是现在天郦项目的开发主体。

十一弟查了下,目前,天河科技园实业已经变成了珠江投资的全资子公司。

而天河科技园建设公司,早就出局了。

当时,天河科技园建设公司以土地出资,把逾700亩土地转让到了天河科技园实业的名下。

合资企业成立以后,珠江投资并没有直接进行开发。

朱孟依的手段很高明,把这700亩土地一分为三,步步蚕食。

他先让合生创展从天河科技园实业承包了270亩土地,独立开发。

合生创展支付的每平米地价,只有八百块钱左右。

合生创展独立承包的这一部分土地,将其开发成了骏景花园北苑。

这个项目的开发规模很大,建筑面积将近57万平米。

而合生创展只花了4.6亿,就从天河科技园实业的手上承包买断了。

骏景花园开盘以后,房价一直在涨,很快就破万了。

在朱孟依的发家史上,骏景花园也是最早期的开发项目之一。

跟华景新城一样,让他完成了资本积累。

在大本营广州,朱孟依有着巨大能量——

在与天河科技园建设公司合作之时,这700亩土地的用地性质,属于产业用地。

而骏景花园的开发性质,则属于商品住宅。

这意味着,合生创展进行了土地性质变更,把产业用地改成了商业用地。

那个年代的地产大佬,手眼通天。

在合生创展独立承包开发了骏景花园北苑地块的同时,朱孟依又悄悄谋划了下一步运作。

据说,在珠江投资的安排下,假冒签名,伪造了一份协议——

把天河科技园实业名下另外339亩土地,偷偷转让到了合生创展设立的另一家子公司。

这就是骏景花园南苑土地的来历。

为了这场纠纷,天河科技园建设公司的几个私人老板,把珠江投资告上了法庭。

官司打了六七年,等到法院判决下来,偷偷转让到合生创展的土地,已经在开发了。

原本逾700亩土地,合生创展独立承包、偷偷转让以后,还在天河科技园实业手上的土地,只剩下了35亩。

这一部分土地,开发成了现在的天郦项目,全部落入了珠江投资的口袋里。

朱孟依只花了几个亿的土地成本,换来了骏景花园、天郦项目几百亿的货值。

二十年后,继承家业的子女,靠着他囤下的这些土地,依然可以吃着老本,坐享红利。

姜还是老的辣——

“80后”中年人的竞争,还是在拼爹。

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在天郦的千万豪宅里,再也没人记得起它。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cdyrs.com/n/39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