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7月25日电 题:矿山复绿 果园生金——昆明引入社会资本修复金沙江流域废弃矿山见闻
新华社记者赵珮然
7月下旬,位于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双山垭口的早熟苹果迎来丰收。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果树枝。白族妹子期丽作为直播平台上的“家乡推荐官”,正行走在果园里,向观众讲述家乡昔日矿山变“金山”的故事。
期丽在苹果园进行直播。新华社记者江文耀 摄
“大家一定想不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吧?”期丽家就在紧邻矿山的乐居村。她说,与现在苹果飘香、产业兴旺不同,乐居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乐居”,经年累月的磷矿开采让这里成了寸草不生的“秃头山”。“我们小时候到处都是矿洞,老人都不让我们上山玩。”
西山区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磷、石英砂等矿物储藏量大、矿位集中、品位高、开采方便,20世纪中后期,采矿业迅猛发展。采矿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当地遭受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虽然挖山采矿早已随着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五采区”的关停成为历史,但双山垭口因矿山开采,周边700多亩山地常年山体裸露、满目沟壑、遍地碎石,滑坡、山洪等灾害和塌陷事故时有发生。
图为双山垭口昔日的废弃矿山。(西山区自然资源局供图)
图为双山垭口现在的团结鑫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新华社记者江文耀 摄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迫在眉睫。2017年,西山区自然资源局、团结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动员社会资本探索“矿山复绿+现代苹果示范园”生态修复模式,在曾经支离破碎的矿山上建设团结鑫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
项目实施方云南林吉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亚介绍,2017年公司与当地签订双山磷矿采空区荒山荒坡717.75亩流转合同,流转期限50年。“矿山复绿工程并不是种草那么简单,需要通过工程、生物等技术手段对被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长期综合治理,我们刚来的时候有100多个矿洞,单是土地平整、边坡治理就花了一年多。”
在有关部门帮助下,企业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作为专业支持团队,从改良土壤到品种引进,再到种植管理,均采用了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同时,西山区将“乔、灌、藤、草”相结合,通过地质灾害治理,地块平整种草,偏坡种植格桑花、三叶草防止水土流失,在示范园周围种植香樟、石楠、清香木、滇朴等树种3万余株,全方位促进矿区裸露山体景观生态系统快速修复。
“我们通过水肥一体滴灌系统实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施用有机肥,降低土壤及水污染风险。”吕亚说,庄园引入瑞雪、秦阳、长富2号等9个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新优品种,进行300亩规范化高度矮化密植栽培种植。2021年起,庄园的苹果树陆续进入挂果期。
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如今在团结鑫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不仅可以现场体验苹果采摘,网友还能“云认养”,通过交付维管费认养苹果树,拥有果树15年的采摘权。
“闲时可以带家人、朋友到果园体验浇水、施肥、采摘,忙时果园提供图片、小视频定期分享服务,果子成熟后还提供邮寄。”吕亚说,产出的苹果除在本地线下销售外,还通过线上平台销往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2022年示范园苹果综合产量约120吨,产值600余万元,年均增加周边农户就业约500人次,带动300多户村民增收,每年户均增收2200元。同时,示范园免费普及推广先进种植管理技术,辐射周边区县,组织技术推广培训、现场观摩约5000人次,实现新技术推广种植2000余亩。
图为周末体验苹果采摘的游客。新华社记者江文耀 摄
依托修复后的自然生态系统,西山区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科普、示范”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延伸开发出苹果酒、苹果脆、苹果汁等产品,同时打造馨果书屋、咖啡餐吧等文旅项目,并开展星空露营、山地户外休闲拓展等活动,培育壮大“旅游+”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
“民企投资履行治理修复社会责任,在兼顾修复废弃矿山环境的同时发展产业,实现‘矿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西山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冉文说,政府动员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有效破解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缺资金、发展难的困境,开创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并重的绿色可持续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cdyrs.com/n/4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