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化债一揽子方案后,福建指导当地争取财政部化债额度债券地方债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市场对未来可能的化债方案讨论升温,而一些地方已经行动起来。

7月25日,福建省财政厅召开了党组(扩大)会,其中在谈到下半年当地财政工作部署时,一大要点是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其中包括指导有关地区做好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申报和评审工作,积极争取财政部化债额度支持。不过,目前这一内容已经从《以主题教育为引领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文中删除。


事实上,除了福建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省市也有类似提法,即申请财政部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申报。

多位财税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作为一揽子方案举措之一,今年预计财政部会推出新一轮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允许地方发行再融资债券来置换,从而延长化债期限,降低利息,缓释风险。这一额度可能主要针对部分依靠自身能力化债难度很大的地区,预计置换额度不会太大,在地方债限额管理下,理论上这一额度上限大概在2.6万亿元左右。

此前为了缓释债务风险,中国就采取过地方政府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隐性债务的做法。

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曾告诉第一财经,从2020年底开始,部分地方政府发行的再融资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变更为“偿还存量债务”,被认为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截至2022年底,特殊再融资债合计发行规模为1.13万亿元。

2021年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主要是辽宁、重庆、天津、贵州等债务压力较大的地区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2022年此类债券发行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等债务管控较好的地区,助力推进全域无隐债试点。今年根据一些地方上相关表述,一些专家预计会继续展开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认为,债务置换有力缓释了部分区域债务风险。再融资债置换隐性债务规模受各地限额空间约束,预计本轮置换可能在5000亿元以上。债务压力大、隐性债务风险高的城市或将拿到更多的再融资债支持。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地方债风险主要集中在隐性债务,而隐性债务主要由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举借。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楼市土地市场低迷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财政收支矛盾加大。今年以来,一些省市公开表态靠自身能力无法完成化债工作,化债艰难。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防范讨论升温。而为了防范化解这一风险,上述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这一方案受到关注。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地方债专家普遍认为,除了地方发行部分再融资债券置换隐性债务外,短期还有多种政策选择,比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地方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债务置换、债务展期、债务重组、借新还旧等方式,依法实现债务人、债权人合理分担风险,缓释风险。与此同时推进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等,建立长效监管制度框架,清除隐性债务形成的土壤环境。

隐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财政部去年公开表示,隐性债务增长势头初步得到遏制,存量隐性债务也已经化解三分之一以上,隐性债务风险稳步缓释,总体可控。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cdyrs.com/n/4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