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保卫战深入攻坚 淘汰多种新污染物
强治理守底线 美丽中国建设梯次推进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7月27日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将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省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域覆盖。
据了解,下一步我国将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文件,健全推进落实机制和成效考核体系等,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在蓝天、碧水保卫战深入攻坚的同时,今年还将淘汰多种新污染物。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非凡
成都大运会场馆旁的东安湖公园,水质已提高到Ⅱ类,甚至部分可达地表Ⅰ类水的标准。中国五冶集团东安湖项目总工程师吴玮表示,东安湖目前已形成良好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长期保持水质清澈,实现自我调节。2021年,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首次现身东安湖,由于桃花水母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生存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这也侧面反映了东安湖水极高的品质。
东安湖水质改善是我国水体质量提升的一个缩影。除此以外,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也全面好转。全国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了30%,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同时,我国还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正是源于一系列的改变,2013年到2022年,我国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进一步提升各方面治理强度
在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方面,黄润秋表示,下一步将紧紧抓牢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成长江全流域整治,完成黄河等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同时,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全面启动沿黄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加大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2025年全部完成整治。
在大气治理方面,黄润秋指出,将严控增量,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和水路。
“蓝天保卫战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仅靠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需要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特别是强化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支持。”他说。
对于新污染物,黄润秋介绍,所谓新污染物的“新”,是相对于大家所熟悉的二氧化硫、PM2.5等传统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环境与健康风险比较隐蔽,即使只有低剂量进入环境,也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环境安全带来风险和隐患。
“目前我们已筛选出4000余种具有高危害、高环境检出的化学物质,开展生产使用情况摸底调查,逐步掌握分布情况。”黄润秋表示,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治理技术的研发难度大,需要多部门跨领域协同治理。
守牢安全底线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甘肃祁连山从曾经的乱采乱挖、乱占乱建逐步恢复到林草繁茂、河清水畅,从大乱到大治;宁夏贺兰山无序野蛮开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历史“疮疤”逐渐愈合;昆明长腰山,滇池一、二级保护区内违规建筑已全面拆除,大地重披绿装……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治理呈现问题点多面广、矛盾新旧交织、压力累积叠加的特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对此,7月25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尽快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文件,健全推进落实机制和成效考核体系,确保统筹有力推进。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好老百姓家门口的突出环境问题。
“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实现新突破,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黄润秋表示,要坚持底线思维,建立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长效机制,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面提升核安全监管效能,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记者 梁倩)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cdyrs.com/n/4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