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吴容
宝洁在2023财年实现了销售额近十年的新高。
这家公司2023财年(2022年7月-2023年6月)年报显示,在报告期内宝洁的销售额达8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865亿元),同比增长2%;不过归母净利润约为1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52亿元),同比下降0.6%。
不过销售额的增长也主要以涨价换来。
财报显示,2023财年Q4,价格上涨给宝洁带来了7%的有机销售额增长,同期出货量下降1%;2023财年全年,涨价贡献了9%的增长,但同期出货量下降3%——也就是说,宝洁是用牺牲出货量来保证销售额的增长。
宝洁旗下业务分为五大板块,按业务来看,除了理容业务净销售额下滑3%外,其余各个业务都实现增长。而其中卖得最好的是健康护理产品,这个业务的净销售额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达112亿美元。
重点看看在中国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美容板块。
拥有SK-II、Olay等品牌在内的美容板块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至150亿美元,这同样得益于报告期内包括SK-II在内部分产品的涨价,但增速与2022财年持平。
事实上,美容板块净的增长乏力其实早有预警。这和宝洁从2015年开始的瘦身计划直接相关。2015年,宝洁以1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3.67亿元)的价格将旗下包括威娜、蜜丝佛陀等在内的43个品牌全部卖给了科蒂集团。经过此次瘦身之后,宝洁美容部门抛弃了不少小规模品牌,只留下了大家比较熟悉的SK-II和OLAY等品牌。
但过分依赖这两个核心品牌也对业绩构成风险。
以SK-II为例,近年来宝洁曾多次在财报中透露SK-II业绩不佳。
2020年4月疫情初期,宝洁发布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就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零售市场暂时中断,旅游零售额大幅减少,免税店人流骤减,SK-II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宝洁2022财年第四季度(2022年4-9月)也提及,SK-II销售额下降了两位数,拉低了宝洁美妆板块的整体增幅,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恢复SK-II业绩,宝洁频繁提价。
但提价策略显然无法根治这一品牌带来的审美疲劳。凭借Pitera的专利成分,SK-II在过去三十多年来吃了不少红利。但来到现在,护肤市场也有了更多新的趋势,年轻人们也可能对于其它成分有了追求。
而且,涨价已经使得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而其在不同渠道不同的价格体系,会令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困惑,并生出“我会不会买贵了”的质疑。此外,SK-II产地涉嫌日本核污染的传闻也一度引发消费者质疑,为品牌带去了不少负面影响。
当然,宝洁也意识到美容板块不能仅靠SK-II等核心品牌。
近年来它也在陆续收购美容品牌,并将它们带进宝洁第二大市场中国。
比如,源自新西兰的高端护肤品牌Snowberry于2018年被宝洁收购。这一品牌主打“蓝铜胜肽”成分,引进中国时主推的群体就是成分党。但在去年12月,宝洁选择关停了Snowberry的天猫官方店铺,和2020年关停旗下高端护肤品牌“东方季道”一样,Snowberry的关闭被业内解读为止损操作。
不仅如此,宝洁今年还关停了进入中国仅2年的高端美容仪品牌OPTE。对于为何淘汰OPTE,宝洁发言人Noble此前表示,宝洁风投部门定期会选择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关闭。
截至目前,宝洁也仍希望通过收购美妆品牌等动作以应对市场变化,包括收购了高端护发品牌Ouai、益生菌护肤品牌TULA、天然护肤品牌Farmacy、纯净护肤品牌First Aid Beauty等中高端美妆品牌。
宝洁在今年年初的投资者日活动上透露,较高的收购成本和卖家的高期望是阻碍收购的因素之一。宝洁未来的投资组合将集中在增长更快、利润更高、日常使用的类别上。
在最新财报中,宝洁也透露了2024财年的业绩目标,预计总销售额将比2023财年增长3%至4%,有机销售额增长则预计在4%至5%。
但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要扭转理容、美容业务等业绩困境,宝洁还寄希望于中国市场。
虽然财报并未透露中国市场相关计划,但近期在中国动作频频,包括宝洁国际贸易供应链控制中心将从欧洲搬到广东,与菜鸟签署供应链新战略等,很明显都是为了加强其在中国本土的供应链优势而努力。
随着疫情的全面放开,消费领域开始复苏,宝洁能否通过调整投资组合、产品策略,以及加码对中国市场等推动业绩进一步增长,值得观察。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cdyrs.com/n/4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