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牛晓芳
2023广州太阳能光伏储能展开幕在即,企业员工参展随行名单上,公司人力负责人的名字赫然在列。“今年5月的上海展会,我们也是带着人力(负责人)去的,不仅我们,几乎每家企业都在现场‘抢人’,储能行业招人很难。”对这家位于山东的新能源创业型公司而言,业内精英荟萃的行业展会,正是为企业吸纳英才的绝佳“招聘现场”。
在各行各业裁员、降薪、降本增效求生存消息频传的背景下,正值迅猛发展期的储能企业间正上演着一幕幕“年薪百万抢人”的精彩戏码。随着行业薪资水平水涨船高,业内人士流动性空前提升,业外人士蠢蠢欲动,储能行业是否正成为新一代就业风口?
工作五年身价翻倍,百万年薪“比较容易”
“上个月帮一家头部储能企业招聘了一位电气工程师,硕士毕业,也就做了5年时间,他跳槽前月薪1.4万-1.5万元/月,跳槽后达到2.7万-2.8万元/月。”就职于猎头公司FMC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此类跳槽即身价倍增的案例在储能行业并非罕见,“正常来说,整个行业大部分通过猎头跳槽的会员,薪资都会上浮20%-30%,有的腰部企业、创业型公司能开到(上浮)50%甚至翻倍。”
除了薪酬区间的大幅跃升,百万年薪在这个行业也显得“稀松平常”。
在储能行业深耕十年的刘先生,两个月前刚刚从某储能头部企业跳槽至国内某新能源创业型企业,担任锂电子电池方向技术总监一职,在他看来,技术人员在储能行业达到百万年薪“并非难事”。
“行业比较卷,达到百万年薪比较容易。冶炼(火法专家、湿法专家)、正极研发、电解质、隔膜研发等岗位,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以及头部企业工作经验,满足以上条件均可以达到百万年薪;PCS(储能变流器)行业嵌入式软件、算法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有相关行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以及头部企业工作经历,可以拿到百万年薪。”刘先生介绍。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得到高度重视,在高比例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压力下,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基础,不断获得政策加持,目前,国内大多数光伏企业及上下游各行业纷纷切入储能赛道。2022年以来,储能行业呈爆发式增长。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全国新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容量总和。
疯狂扩张的背后,是人才紧缺的困境。
“不同于光伏行业已经有20年的发展,产业链、市场成熟度等较好,储能装机量从去年开始爆发,相对来说发展时间较短,人才储备不足,因此人才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黄先生分析,如今储能行业出现大量“闻风而动”跨行业转型者,但处在“塔尖上的人是很少的”,高薪岗位、大缺口岗位也往往集中在壁垒较高的中高端技术类岗位上。
猎聘网截图
一边供不应求,一边提高要求
随着人才薪资水平一同上涨的,是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要求。实际上,“粥多僧少”、供不应求的看似有利的处境,并未给从业者带来更宽松的求职环境。在实际对接供需两侧客户过程中,黄先生发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降反升。
“最近接了一个头部企业的需求,他们只要‘985’毕业的求职者,这在此前行业内是很难见到的。”黄先生解释,前些年,地产、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吸收了很多教育背景、工作背景顶级的人才,相对而言,储能所属的大制造领域的从业者“底色”并不那么突出,业内随处可见大专、普通本科学历。如今,市场格局出现翻转,一种顶级人才流向大制造的新趋势出现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储能企业也开始提升人才发展梯队、优化人才厚度与质量。
“卷学历”之外,黄先生发现,企业还提升了求职者既往工作背景的门槛。
“前段时间,一家头部企业招聘一个工程负责人的岗位,即便光储工程类岗位和房地产工程类岗位相类似,但企业明确提出,不要房地产,只要有过相同、相似岗位经历的人,才愿意继续往下推进和接触。”
总结黄先生最近操作成功的“百万年薪”岗位即可知,求职者自身往往也具备了顶级配置,“他在技术上是资深的,有独立研发能力,且做过的产品在市场上有销量,已得到市场验证,更难得的是,作为技术人员,他还具备带团队的能力。”在黄先生看来,这样的人才在行业内已属凤毛麟角,自然成为企业竞相争抢的目标。
不仅专业岗位对跨行者设立严格限制,财务、人力、法务、市场营销等通用职能性部门也出现了行业背景的要求。“越往上的岗位、越是头部的企业限制越多,如果打算跨行,除非既往工作中有接触过相关工作内容,否则难度太大。”黄先生坦言。
培养行业储备军仍任重道远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对求贤若渴的企业而言,为高端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甚至股权激励,是市场的需求,而非“资本的游戏”。
一方面,在行业前景大好的势头下,光伏、上游硅料等久经沙场的头部企业逐鹿储能赛道,同时小公司、跨界竞争者丛生,在越来越拥挤的市场竞争中,掌握核心技术,大干一场,是唯一的出路。另一方面,技术突破、摆脱卡脖子问题仍是制约我国新型储能向大规模应用推进的重要条件之一。
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020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印发的《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将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放在了双碳领域三大紧缺人才的首位。
2020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首开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开始招生,从此拉开了国内高校储能行业专门化人才培养的序幕。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40所高校开设此专业。2024年夏天,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将陆续走向社会,而此时距离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实现还有6年。
不容忽视的是,就课程设置来看,目前,高校开设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属多学科交叉专业,涉及电力电子、软硬件、算法、材料、机械自动化等多学科。“学生很难在四年的学习中,聚焦一个角度进行突破,然而目前行业迫切需要的是某个方面有特殊技术可以突破的专家,通才只能作为生产管理人才。”刘先生直言。
“这个行业存在很多瓶颈,电池商业上中下游均有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比如LFP掺杂锰元素,对正极材料进行改性,三元锂离子高镍电池的优化,湿法冶金的热回收,废渣利用等问题,都需要专业人才。”刘先生认为,培养一个专业人才的过程是漫长的,“这些人才不但要有雄厚的学术背景,更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储能人才储备是行业发展的未来,破解行业“人才告急”难题仍任重道远。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cdyrs.com/n/4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