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的迪士尼,日子不好过了梦工厂星球大战华纳兄弟迪士尼乐园


作者 | 段志飞
题图 |图虫创意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IP制造巨头,迪士尼承载着几代人的童年与美梦。现实世界里多的是乏味,人们需要这样的造梦工厂,即便清楚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2020年9月10日,北京。公交车车窗上倒映出电影《花木兰》的海报。(图/视觉中国)

“米老鼠和唐老鸭永远不会要求涨工资。”曾经,“股神”巴菲特的这句话道出了迪士尼最大的优势——背靠着IP这棵常青树,迪士尼一直都在做着稳赚不赔的买卖。

从影视娱乐到有线电视和流媒体,迪士尼把一个个动画人物,散布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然后通过迪士尼乐园和IP衍生品变现。每个动画人物要从大银幕走到迪士尼乐园的货架上,才算完成一次商业闭环。

1923年成立的“童话王国”迪士尼在2023年迎来了自己的100周年。百年间,迪士尼努力地守护着大家的童年,但与此同时,这家“百年老店”也在经历着它自己的“老年危机”。


(图/《汽船威利》)

近年来,迪士尼在全球不同区域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裁员、亏损、票房惨淡、乐园门票涨价以及Disney+付费会员的流失等问题。

尽管疫情趋于结束,线下业务复苏,但是迪士尼总公司的净利率却从2019年疫情前的15%以上滑落到如今的5%左右。

2022年至今,迪士尼的股价跌了近四成,相比2021年市值的最高点,迪士尼已经跌去了2000亿美元。

《财富》杂志评价:“没有哪家公司像迪士尼一样,快速地从王子变成了青蛙。”为什么迪士尼的盈利能力下滑这么多?难道是童话褪色了?迪士尼究竟还剩多少造梦力?

百年迪士尼遇危机,
只能靠乐园救市?

最近,网络上有传言说,中国不少一线城市都在争夺尚不存在的“中国第三座迪士尼乐园”。

尽管这些臆想已经被迪士尼官方否认,但不得不说,一座迪士尼乐园确实能拉动一座城市的文旅经济、重塑一座城市的想象力。

回看前几年,疫情像一阵疾风,把迪士尼吹入过一段至暗时期。

相比2018年的高光时刻——迪士尼总公司年净利润达到了125.98亿美元,2018年之后,迪士尼各大乐园的接待游客人数开始逐年递减。

2020年,迪士尼总公司净亏损了28.6亿美元,出现近20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全球六大乐园普遍只营业了几个月,最严重的加州迪士尼,更是闭园超过了400天。


加州迪士尼乐园。(图/视觉中国)

实际上,哪怕不是因为疫情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主题公园和娱乐设施的出现,迪士尼乐园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此外,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经营和维护乐园所需要的巨额成本投入,想要通过乐园来救市并非易事。

不过,迪士尼终究还是迪士尼。自从2023年全球疫情趋于平缓之后,迪士尼乐园的重启像开闸泄洪一般,把人们对“童话世界”的热情再次点燃了起来,尤其是上海迪士尼乐园,更是一度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景象。


2023年7月26日,游客在上海迪士尼乐园购买小食。(图/视觉中国)

根据迪士尼公司的最新财报数据,迪士尼在2023财年第二季度实现了强劲的财务表现,总收入约21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3%。

其中,迪士尼乐园业务板块的收入约77.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9%。这一数据表明,迪士尼乐园对总公司的营收贡献颇大,占据了迪士尼营收的1/3以上。

从营收增速上看,迪士尼的营收增长依然没问题,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与疫情前的营收增速相当。

然而,迪士尼真正的问题,却出在盈利上。2019年之前,迪士尼的净利率在15%以上,但如今这一数字只有5%左右。


(图/视觉中国)

要深究其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其实还是在于迪士尼的流媒体业务。根据迪士尼2023财年上半年的数据,流媒体业务的经营亏损额高达17.1亿美元,比2019财年同期翻了2倍还多。

17.1亿美元的亏损额也占到了迪士尼整体利润规模的六成以上。因此,迪士尼早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便进行了重大调整,宣布计划裁员7000人、削减55亿美元的成本。

反映在股价上,过去10年,迪士尼一直是跑赢大盘的存在,但是到了2022年,迪士尼股价遭遇腰斩,市值相比最高点已经跌去了2000亿美元。

如今看来,热情的中国游客也难以拯救迪士尼当下的困境:极低的电影票房和越努力越心酸的流媒体业绩。


2016年6月10日,江苏无锡。骑手打扮成各种英雄形象,参加一项自行车比赛。(图/视觉中国)

“买买买”遇上瓶颈期,
是童话褪色了吗?

迪士尼之所以能成为迪士尼,在于其拥有全球领先的内容影响力。历史上全球票房前50位的电影,迪士尼就占了一半。

其中,《复仇者联盟》系列、《星球大战》系列影片分别为迪士尼贡献了78亿美元、55亿美元的票房,《加勒比海盗》《阿凡达》等电影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动画领域内,迪士尼更是在这100年的积累中,打造了米老鼠、白雪公主、玩具总动员、疯狂动物城等经典IP。

然而,从迪士尼2023年新片《疯狂元素城》上映首日仅取得2950万美元票房便能看出,迪士尼的“魔法”似乎正在失灵。


(图/《疯狂元素城》)

华尔街的分析人士认为:“迪士尼比任何公司都更依赖于其创意产出,然而创意产出却没有发挥作用。”近几年来,受疫情影响,全球电影业哀鸿遍野,迪士尼也不能幸免。

事实上,抛开疫情的影响,迪士尼自1994年的《狮子王》之后,在独立创作经典动画影片方面,便开始陷入了困境,后续推出的《亚特兰蒂斯》《星银岛》《母牛总动员》等作品,票房表现与口碑均不尽如人意。

再加上梦工厂等电脑动画新军的崛起,迪士尼被迫开始了不断“买买买”的新出路。2006年,迪士尼以74亿美元从乔布斯手中收购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打造了迪士尼本世纪以来最成功的公主IP电影《冰雪奇缘》。


(图/《冰雪奇缘》)

尝到甜头后,迪士尼又于2009年和2012年,分别收购了漫威和卢卡斯。

直到2019年,当迪士尼再次豪掷713亿美元收购了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公司大部分资产之后,全球屈指可数的几大原创经典电影公司,几乎都被其收入囊中。

此后,迪士尼做东,相继推出了《星球大战》系列、《蚁人》、《大黄蜂》、《复仇者联盟3》等票房佳作。如此庞大的IP矩阵,让迪士尼坐拥金山的同时,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2019年,当复仇者联盟、星球大战两大IP纷纷完结之后,迪士尼便再没有制造过百亿美元票房奇迹,青黄不接的迪士尼,只能靠漫威英雄续集续命。

更糟糕的是,如今的票房成绩也直接宣示了观众对漫威英雄的审美疲劳,加上迪士尼在自创IP这件事上向来就不太努力,上一个被捧上神坛的《冰雪奇缘》还是在10年前,而下一个“冰雪奇缘”,更是遥遥无期了。


(图/《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流媒体正在将迪士尼拖入泥潭?

作为迪士尼造梦的基本盘,动画影视的前景直接关系着迪士尼未来几十年是否还“有梦可造”。

然而,就在迪士尼还在为票房发愁的时候,流媒体的到来改变了全球原创内容的赛道。迪士尼别无选择,只好一同卷入了这场漫长且投入巨大的“战争”。

2020年,迪士尼公司重组后,把流媒体作为业务板块的“核心”,并将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以29.99美元的价格上线在流媒体平台Disney+,作为迪士尼“申请参战”的第一部线上大片。


(图/《花木兰》)

直到2021年年底,已有1亿人订阅了Disney+。做到这个规模,奈飞(Netflix)花了10多年,而迪士尼只用了不到一年半。

实际上,2019年之前,流媒体市场一直是奈飞一家独大,但迪士尼的高速增长改变了行业格局。迪士尼的成功,让投资者们再次信奉“花越多钱在内容制作上,全球订阅用户就会越多”。

2022年,全球流媒体在原创内容上的投资同比增长了45%,随着华纳兄弟的HBO Max、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供应商Comcast的先后入局,更多的参与方和更大的投入,直接拉高了这场逐利竞争的“内卷”程度,华纳兄弟豪掷180亿美元制作内容,奈飞砸了220亿美元,迪士尼更是投入330亿美元之多。

整个2022年,流媒体服务商在原创节目上投入的巨额资金,超过了2300亿美元,然而流媒体的营收回报,却没有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增长。


(图/视觉中国)

其中迪士尼的Disney+直接亏损近90亿美元。为了维持自身内容的影响力,新总裁艾格甚至还考虑将自制内容不再只是独家发行给Disney+,而是面向全部流媒体发行。

尽管如此,2023年上半年,迪士尼流媒体业务也仍然亏损高达17.1亿美元。对于迪士尼来说,流媒体业务已经变成一个风险更大、回报更低的生意,而全球流媒体的竞争似乎也没有止戈的趋势。

如此,这场“战争”俨然成了烧钱的无底洞,比的就是谁先受不了。

实际上,大部分投资者更倾向的是投入较小且长期获得收入的生意,就像过去的迪士尼一样。

但是如今家大业大的迪士尼,明显不满足于卖乐园的门票和推出动画周边,这导致了当前迪士尼的业务模式既费力又不讨好。

长远来看,如果迪士尼能够在流媒体的整个产业链上做到更垄断,自然是安全的,但是能不能拿下来还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不能,那么聚焦IP打造、广泛合作或许才是更适合迪士尼的路线。毕竟“造梦的生意”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而不是像如今这样,陷在泥潭里。

运营:小野
排版:熊梓瑜


原标题:迪士尼还有多少造梦力?

本文首发新周刊640期

《造梦:迪士尼100周年和它的梦幻美学》

点击封面购买杂志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cdyrs.com/n/4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