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绍兴8月8日电(记者 项菁)GDP连续跨越7个千亿级台阶,产业从“三缸”(酒缸、酱缸、染缸)向“三片”(芯片、药片、刀片电池)转型,上市企业从13家增加到98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权重保持在40%以上……8日,在浙江绍兴召开的“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绍兴市委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上述信息。
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制造业如何“压舱”绍兴经济大盘?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制造业蓬勃兴起,培育了纺织、化工、轴承等优势产业,成为浙江“制造版图”上的一颗“明珠”。不过探索高质量发展路上,其较早地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年前,“八八战略”为绍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把制造业作为区域竞争的主战场、发展经济的主攻点。”绍兴市委书记温暖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绍兴持续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内生动力,增强经济韧性。
比如当地接续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浙江省级试点、“双十双百”集群制造行动、“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大力推进印染化工产业跨县域整合,加速“酒缸”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药片”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培育了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等四个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其背后,被视为“首位战略”的科技创新驱动明显。
“我们做深‘两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文章。”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施惠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些年,绍兴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统筹推进科技城、研究院、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绍兴科创走廊能级,吸引大院名校入驻、高端人才落户。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助力绍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角”。20年间,绍兴深入推进企业“长高长壮”计划,市场主体从17万户增加到75万户,上市企业从13家增加到98家,在外越商企业超11万家。其中,绍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605家,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87%。
在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之下,绍兴摘得浙江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浙江制造天工鼎”,连续10年获浙江省“腾笼换鸟”考核先进市,连续两年获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督查激励。(完)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cdyrs.com/n/48297.html